本網訊(禾乃 林潤華報道)2023年12月26日,四川禾嘉實業集團(以下簡稱“四川禾嘉”)召開收購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成配”)二十周年座談會。四川禾嘉集團董事局主席、中汽成配董事長夏朝嘉、集團董事局股東代表、集團經營班子成員、四川禾嘉重要控股公司四川飛球集團、成都成保公司、成都博美億達公司、四川嘉醫慧科技公司、四川禾嘉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院、四川嘉品智能裝備科技公司等機構的負責人以及中汽成配全體中高層出席了本次座談會。
圖 | 座談會現場
圖 | 鄒書記講話
中汽成配黨委書記鄒祖立回顧到:中汽成配公司1951年由18家私企合伙組建,經歷了私私合營、公私合營、地方國企、中央企業再到四川禾嘉收購的歷史變遷。經歷了焦家巷、荷花池、大豐、工業東區的3次搬遷,員工隊伍由幾十人發展到最高峰時的1500人,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營產品由農耕用具到汽車零部件,經營市場由維修市場到主機市場,再由國內市場到國外OEM市場,榮膺中國汽車零部件凸輪軸行業龍頭企業,直至躋身行業翹楚。
2003年,中汽成配公司作為四川禾嘉收購的第三家原國家“大二型”企業,成為了禾嘉大家庭中的一員,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中汽成配作為禾嘉家人的二十年間,首先是巨大的思想沖突與嬗變,中汽成配作為國企五十年,在改制進入民企二十年,之前留下了非常多陳舊經營理念與封閉的思維模式,與民企的一些管理機制發生沖突中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陣痛,而正是因為這份陣痛讓企業獲得了新生。
收購后的中汽成配,在引入禾嘉企業文化的基礎上,確立了中汽成配自有的企業理想。公司樹立“只爭第一,永爭第一”為宗旨,確立“做世界一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企業愿景,以“質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為質量文化,創立了“技術引領、匠心智造、協同共贏”的經營質量管理模式。
在禾嘉“家文化”的基礎上,中汽成配確立了明確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企業文化由過去的口號化到務實落地,深入人心,讓員工越來越有歸屬感。如今,我們行進在集團“二次創業”的征途上,集團給中汽成配定位“軸類旁通”高精機加戰略。中汽成配找到了新方向,公司團隊將在夏主席和董事會的領導下,砥礪前行,面向未來,為四川禾嘉的二次創業增光添彩,為禾嘉人共同的下一個二十年創造奇跡。
中汽成配黨委書記鄒祖立強調,當年,四川禾嘉收購中汽成配時,被專家學者評價為逆襲收購濤頭立。值得慶幸的是,濤頭立的禾嘉沒有被逆襲的風浪擊垮,一路歷經風吹雨打,卻是乘風破浪二十年,收購與被收購方從相識相知到相依相存,有目共睹,二十年的歲月,中汽成配順利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再到裂變的企業成長。
圖 | 余總講話
中汽成配總經理余超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他首先談到公司二十年發生的量變與質變——二十年里,企業產品數量從年產48.3萬只增長到235萬只;品種從傳統凸輪軸391個種類增加到如今包括組合式凸輪軸、乘用車、商用車凸輪軸等891個種類;制造設備從傳統單一的磨床到擁有行業先進水平加工及檢測各類設備700余臺;技術發明從無到有,擁有5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直至參與起草和修訂了國家汽車凸輪軸行業標準;企業定位從售后維修市場升級到了中國汽車OEM主機市場;產值從7000萬元增長到3.5億元。二十年里,中汽成配順利完成了企業的產品升級產業升級和行業地位的脫穎而出。
技術的突飛猛進讓公司躋身為國家凸輪軸行業標準起草和制定者,持續保持行業技術領先,贏得并保持了中國凸輪軸行業龍頭地位。2005年開始,中汽成配贏得為上汽通用、康明斯、中國一汽、中國二汽、中國重汽等公司提供主機配套凸輪軸,同時進入美國通用公司的全球采購系統。2007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經過嚴格挑選,決定將中汽成配列為中國唯一的汽車凸輪軸配套廠家。基于同上汽通用這樣的高端客戶合作,國際知名的福特、戴克、菲亞特等汽車巨頭紛紛與之建立合作意向。
二十年來,憑借行業領先的團隊實力、裝備優勢、技術創新、質量管控、制造能力,公司在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實現以國代進的中國制造的征途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成為了整個亞太地區第一家擁有生產技術并批量生產的企業,世界上第三家能夠成套規模為主機廠提供裝配式凸輪軸的制造企業。
2023年,中汽成配被推送參與中國質量獎申報活動。報送的《“技術引領、匠心智造、協同共贏”的質量管理模式》以總結出了在經營模式、技術創新、產品制造等各個環節,實現“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的“三全”(全員質量、全員維護、全員精益)理念及實踐而入選2023年成都市質量管理案例三等獎。
2022年,“汽車發動機凸輪軸中國第一”的中汽成配,以具有摸頂行業天花板脫穎而出的先決條件進軍真空泵轉子新賽道,實施“軸”類旁通高精機加戰略。通過注入已有的組合式凸輪軸產品創新設計與制造實踐,通過在軸類零件方面具備的設計、驗證、加工、檢測能力和積累的豐富生產能力,躋身這一千億級的重要新興市場,緊跟國家戰略“以國代進”的契機,實現了企業的產業升級和市場拓展。到2023年9月,中汽成配率先攻克了三大技術難題后試制開發成功后,迎來了真空泵轉子軸快速量產的良好局面。
為跨越新賽道集聚新能量,快速進入真空泵轉子軸新興市場,在中汽成配一個優質公司的基礎上,裂變出了一個全新創業模式的四川嘉品智能裝備科技股份公司,中汽成配在已有的軸類產業上再添新的產業鏈,再擴新的發展平臺,可謂老樹春深更著花是也。
圖 | 夏主席講話
四川禾嘉集團董事局主席、中汽成配董事長夏朝嘉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他認為,四川禾嘉收購中汽成配這二十年,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生動寫照。從體制改革、制度優化、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團隊磨合,二十年的歲月,無疑就是一個由量變引起質變再到裂變的過程。在這二十年發展進程中,隨著企業進軍凸輪軸行業的步步深耕,直至躋身行業翹楚,去年,未雨綢繆的中汽成配勇敢地突破自己的行業天花板,實施“軸”類旁通戰略,啟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二次創業新征程。夏朝嘉感慨到:一路走來,這是我人生非常有價值的二十年,也是禾嘉集團非常有價值的二十年,這二十年給我最深刻的啟迪是:所有的企業改革都不能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來完成從量變到質變再到裂變的過程,收購與被收購的雙方都實現了雙贏,都得到了成長,從相識相知到相依相存,讓不同基因不同血緣的兩個企業在一段共同成長的歷程中成為了和睦融融的一家人,我很欣慰。
圖 | 楊繼瑞教授講話
作為民企收購國企的一樁成功案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成都市社科聯名譽主席、西南財大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教授發表點評。他認為,有的國有企業雖然歷史悠久且可能在行業中領先,但是,卻存在“經營不景氣”“債務危機”“拖欠工資”甚至“倒閉破產”的潛在風險。禾嘉集團董事局主席夏朝嘉作為有洞察力的民營企業家,大手筆出資對這類國企“逆襲收購”,體現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產業情懷。這一成功的收購案例,一是,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與改革,賦能了國企的穩健型發展;二是,為現代化汽車制造業保留了凸輪軸產業鏈“星火”,為制造業培育了細分化“鏈主”;三是,維護了改革發展進程中的社會和諧和穩定;四是,彰顯了民營企業家精神和民營企業內生的市場活力。
圖 | 會后合影